索引號: | 11320000014000271Q/2022-00288 | 主題分類: | 綜合工作 |
發布機構: | 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 | 生成日期: | 2022-02-10 |
文號 | |||
名稱 | 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關于2021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的報告 |
2021年,省文化和旅游廳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法治政府建設的部署要求,對照目標任務狠抓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取得新的進步和成效,為推動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營造了良好法治環境。廳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被文化和旅游部評為全國文化和旅游系統先進集體,廳政策法規處被中宣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表彰為“2016—2020年全國依法治理創建活動先進單位”、是全國省級文旅部門唯一入選單位。
一、法治政府建設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制定印發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年度工作要點、文化和旅游領域深化“證照分離”改革具體舉措、開展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實施方案。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深入推進大型基本建設考古前置改革,探索建立營業性演出等審批事項在江浙滬皖跨省市異地互認,在自貿區實行告知承諾制2項、取消審批事項3項、優化審批服務事項30項,全年完成各類審批事項1775件,批復節慶論壇活動30件。強化文旅市場監管,深化“互聯網+監管”,江蘇智慧文旅平臺統一歸集全省文旅數據1.26億條、實現對1509家文旅場所的實時監測、智慧監管。完成游戲游藝娛樂場所技術監管試點工作。實施信用監管,建立省級旅游不文明行為記錄評審委員會,分兩批次將3家市場主體列入紅名單、11家市場主體及相關負責人列入黑名單,開展經營異常文旅企業清理試點,公布首批經營異常企業名單273家。優化文旅公共服務,編制發布行政權力事項清單、公共服務事項清單、“省內通辦”清單、“放管服”清單、安全生產行政權力和責任清單。出臺《關于加強旅游服務質量監管促進旅游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持續開展全省游客滿意度調查研究,組織旅游行風監督員進行全省旅游市場服務質量暗訪。
(二)推動文旅領域立法。組織開展政府規章預備項目《江蘇省不可移動文物認定管理暫行辦法》立法調研,起草形成草案文本,并征求各設區市文物部門意見,組織開展專家論證。推動《江蘇省紅色資源保護利用條例》《江蘇省文化產業促進條例》制定和《江蘇省旅游條例》修訂列入省人大“十四五”工作規劃和2022年省政府立法工作計劃。
(三)推進依法科學民主決策。制訂廳年度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通過廳網站向社會公布。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通過多種形式廣泛征求意見,并對意見采納情況進行集中反饋,對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決策事項召開專家論證會進行論證評估。強化合法性審查,組織公職律師、法律顧問協助審查,所有決策事項均經廳黨組會議集體審議。建立廳“三重一大”監督平臺,對決策執行情況跟蹤督辦,決策完成后,及時通過廳網站等平臺向社會公布,采取召開新聞發布會、圖文解讀等形式開展宣傳解讀,并及時立卷歸檔,確保有據可查。
(四)加強規范性文件制定管理。認真落實廳行政規范性文件制定和管理規定、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機制實施辦法,經商省司法廳制訂加強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的措施,確保出臺文件合法有效。落實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協助審查機制,全年制發行政規范性文件4份、黨內規范性文件1份,并按要求及時報送備案。開展廳行政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廢止7件、繼續有效22件,清理結果及時向社會公布。強化合同合法性審核,明確合同金額2萬元以上的須經法規部門合法性審核,全年審核合同243份。
(五)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深化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加強文化市場綜合執法規范化建設,制定市、縣兩級建設標準,在鎮江市、張家港市分別開展試點,編制發布行政執法事項指導目錄和行政處罰裁量基準。率先出臺《江蘇省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制式服裝和標志使用管理規定(試行)》,在全國率先統一省市縣三級執法人員制式服裝,江蘇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經驗在全國推廣。深入實施《江蘇省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管理辦法》,制定任務清單,開展落實情況督查。圍繞重點領域、重要時段,開展慶祝建黨100周年文化市場執法保障行動、文娛領域綜合整治、未經許可經營旅行社業務及“不合理低價游”專項整治等行動,向社會公布兩批指導案例,開展3次網絡文化市場集中巡查。加強重大案件督查督辦,開展第三方“體檢式”暗訪,開展文旅部門“雙隨機”檢查、跨部門“雙隨機”聯合檢查,督辦移交案件線索53件。全年文化市場執法機構出動檢查13.44萬人次,檢查經營單位5.34萬家次,辦結案件2328件。
(六)強化行政權力制約監督。加大政務公開力度,抓好官方網站、新媒體和刊物等主要公開載體建設,全年主動發布各類政府信息1568件,主動公開各類文件226件。依法辦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26件。落實新聞發言人制度,召開新聞發布會16次,發布政策解讀23篇。自覺接受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監督,全年辦理提案建議122件,主辦50件、會辦72件,反饋意見均為滿意。
(七)依法化解矛盾糾紛。及時辦理群眾來信來訪,全年收到各類信訪建議70件,其中直接來信22件、上級機關轉送和交辦來信48件,辦理12345受理轉辦件412件、網上廳長信箱156件,辦結滿意度97%以上。開展旅游投訴調解與仲裁銜接試點,南京市、蘇州市入選“全國旅游投訴調解與仲裁銜接試點城市”,依托游客服務中心等設立旅游投訴糾紛仲裁中心,為基層搭建旅游投訴糾紛仲裁平臺。出臺《江蘇省旅游投訴警示機制》,優化整合省級旅游投訴熱線96519并入12345政務服務熱線,全年共接待投訴游客8746人次,受理旅游投訴4390件,為游客挽回經濟損失250.34萬元。認真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支持人民檢察院辦理行政監督案件1件,全年未發生行政復議案件。
(八)強化法治宣傳教育。落實領導干部集體學法制度,完善日常學法機制,修訂完善新提拔干部學法考試題庫,開展新提拔干部任前法律知識考試,舉辦3場法治專題輔導講座,組織開展線上人民法院旁聽庭審活動,組織參加第四屆“百萬黨員學憲法學黨章考法律活動”。結合舉辦全省審批業務培訓班、行業安全生產工作負責人培訓班等培訓,開展執法案卷評查、旅游執法和網絡文化市場以案施訓活動等,加強對行政執法人員的法治教育。廣泛開展社會宣傳,開展廳系統“憲法宣傳周”活動,開展全省文旅行業學習宣傳貫徹新《安全生產法》活動,聯合省民政廳開展“法治惠民進社區旅游執法展新貌”主題活動,配合省司法廳開展憲法公益廣告征集評選活動,推動憲法公益廣告展播進景區、進賓館。
同時我們也清醒看到,工作中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主要是法治工作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人員能力素養有待進一步提升,文化和旅游普法手段有待進一步改進等。我們將在今后工作中深化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二、主要負責人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
廳主要負責同志認真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把法治建設作為推進文化和旅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抓手,做到帶頭尊崇法治、帶頭厲行法治、帶頭依法辦事。
(一)更高站位運用法治思維推進工作。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法治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將學法懂法、守法用法作為班子自身建設重要內容,納入廳黨組會議題和廳黨組中心組學習內容,每年制訂專題學習計劃,全年集中學法3次,帶動廳系統黨員干部樹牢法治觀念、強化法治思維,不斷提升法治素養和依法行政能力。帶頭學習憲法、民法典、安全生產法、黨內法規等法律法規,為全省文旅系統作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專題輔導。強調權由法定、權依法使,將加強法治建設列入廳年度工作要點,對全省文旅系統大力推進依法行政提出明確要求,推動文化和旅游各項工作更加科學化、規范化、法治化。
(二)切實扛起法治建設責任。對廳法治建設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點環節親自協調,推動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執法,確保文旅各項工作在法治軌道上運行。推動落實廳黨組會議議事決策規則、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凡“三重一大”事項都經廳黨組集體研究決定。廳黨組會議定期聽取廳法治工作情況匯報,研究解決法治建設中重大問題,廳年度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立法文本草案、規范性文件等均由廳黨組會議審議通過。認真落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定期報告制度、政府工作部門主要負責人述法要求,專項列支年度法治建設經費。濃厚嚴守法治原則、一切依法辦事氛圍,利用“周末學堂”等學習平臺常態化開展法治教育培訓,組織舉辦習近平法治思想、《安全生產法》《行政處罰法》等法治專題講座,引導廳系統廣大黨員干部自覺把各項規定要求貫穿到依法行政全過程,做到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三)全面規范行政權力運行。堅持從立規矩、建制度抓起,圍繞解決文旅高質量發展重點難點問題,健全完善文旅領域依法行政制度機制。推動建立廳機關政府采購統一扎口機制,完善內控制度和工作流程。推動出臺可移動文物修復資質退出管理辦法、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管理辦法、文化和旅游裝備技術研發中心認定和管理辦法、推進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深化“互聯網+旅游”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嚴格行政決策程序,特別是在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規劃編制、規范性文件制定、藝術評審評獎、引導補助資金、科研課題、非遺項目評審等決策中,嚴格履行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核和集體討論決定等決策程序,以高質量決策提升文旅領域治理效能。
三、2022年法治政府建設主要安排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統領文旅系統法治建設,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貫穿“十四五”文旅發展各方面、全過程,與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結合起來,納入領導干部學法計劃,并通過黨組會議、黨組中心組學習、專題輔導講座等形式,推動廳系統干部更加深刻領會、自覺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
(二)完善依法行政制度體系。完備文旅領域法規體系,會同省委宣傳部調研起草《江蘇省紅色資源保護利用條例》,組織開展《江蘇省文化產業促進條例》《江蘇省旅游條例》立法調研工作。鞏固提升制度建設成果,完善廳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合同管理等內控機制,研究制定關于推進導游隊伍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文化和旅游市場信用體系建設實施意見、文旅行業信用分級分類管理辦法等,用法治建設提升文旅治理效能。
(三)優化文旅營商環境。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全覆蓋,完善“一網通辦”“不見面審批”、告知承諾、容缺受理等機制,推進“一業一證”改革,健全完善大型營業性演出并聯審批機制。探索新業態新模式管理試點工作。加強市場質量監管,研究制定文化藝術類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設立標準、審批辦法和管理辦法,推動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推進省級文化和旅游市場信用監管系統建設,開展文旅市場“紅名單”評定和失信主體認定。研究制定旅游民宿集聚區建設指南,開展旅游民宿等級評定。
(四)提升行政執法效能。組織全省文化市場綜合執法“護航”專項行動,開展《江蘇省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管理辦法》《文化市場綜合執法人員履職管理暫行規定》專項督查、第三方“體檢式”暗訪。實施執法人員能力素養提升行動,推行“菜單式”培訓和以案施訓,完善文化市場“隨心學”APP,開展第三屆全省執法師資評選。開展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崗位練兵和技能比武活動,組織省內骨干集訓并參加全國大比武。加強長三角、華東六省一市、中西部地區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區域合作,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推進文物公益訴訟,依法打擊文化市場違法行為。
(五)加強行政權力制約監督。完善重大行政決策機制,編制公布廳年度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加大政務公開力度,規范依申請公開,完善網上常態互動機制,加強領導信箱、在線查詢咨詢、監督投訴受理平臺等建設,積極回應群眾關切。自覺接受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監督,辦好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進一步完善信訪、旅游投訴處理機制。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依法化解矛盾糾紛,不斷提高群眾對文旅工作的滿意度。
(六)強化法治宣傳教育。深入推進“八五”普法規劃實施,嚴格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深入推進《民法典》《行政處罰法》等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開展領導班子集體學法、行政執法人員和機關工作人員經常性學法等活動。利用國家憲法日、國際博物館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中國旅游日等契機,依托省級法治文化示范點、文博場館、景區景點等平臺,并借助業務培訓、行政執法等契機,加大普法宣傳力度。加強法治文化建設,創作和推出一批優秀法治文藝作品,打造一批品牌化法治文化服務項目,推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游業發展在法治化軌道上走在前列。
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
2022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