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江蘇藝術基金理事會召開2022年度第一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2022年度江蘇藝術基金立項資助項目,聽取了國家藝術基金2022年度江蘇申報立項情況。
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江蘇藝術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楊志純出席會議并講話。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江蘇藝術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常勝梅,廳二級巡視員官天濤,省文化和旅游廳、省財政廳相關處室負責同志,藝術家代表、社會公眾代表等參加會議。
楊志純就如何做好當前和今后藝術基金工作提出三點要求。一要聚焦藝術精品打造,助力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先行區建設。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先行區的目標,強調要強化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深入實施文藝作品質量提升工程,著力打造全國領先的創作生產體系,培養造就一批德藝雙馨名家大師,推出更多彰顯江蘇精神、時代氣象的扛鼎之作,構筑新時代江蘇文化藝術高峰。藝術基金作為我省藝術創作的“孵化器”和“助推器”,要圍繞省黨代會強調的目標任務,更好助力文藝事業繁榮發展。今年,要通過實施項目資助,引導藝術創作主體圍繞反映、展現和謳歌新時代新征程、“喜迎二十大”的主題主線,策劃一批藝術創作和展演展覽活動。要牢固樹立精品意識,加強立項作品的質量管理,實施藝術作品質量提升工程,對特別優秀作品進行滾動資助,對優秀作品反復打磨提升。要持續注重人才培養,扶持搭建藝術人才學習交流的平臺,關注有針對性的人才培養項目、特別是青年藝術人才培養,鼓勵線上教學與線下實踐相結合,為藝術家施展才華提供更多機會、創造更好條件,推動形成名家迭現、人才輩出的生動局面。
二要聚焦藝術主體紓困,賦能全省文旅市場加快全面復蘇。疫情發生以來,文旅行業受到了持續沖擊,不少市場主體經受著生存壓力。留得青山,方能贏得未來。為幫助文旅市場主體渡難關、強信心、挺過去,今年初,我們堅持靠前發力、務實給力,聯合省財政廳出臺了《關于推動文旅消費提質擴容促進文旅市場加快全面復蘇的若干政策措施》。藝術基金要落實好“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這個“國之大者”,從紓困惠企政策中找到服務大局的切入點,更好賦能文旅市場復蘇。要重點關注文旅融合類、“互聯網+文藝”類、文化惠民演出類、“水韻江蘇”品牌市場推廣類項目實施,支持文化藝術團體創作生產傳播向線上線下融合發展轉型。要用心用情用力幫助藝術主體紓困解難,繼續提高藝術基金資助的首撥款比例,及時組織項目主體立項簽約,盡量采取“郵寄簽”等不見面的方式簽訂立項協議,第一時間下撥項目資金,實現項目盡早落地實施。要統籌好疫情防控和項目實施,對實施過程中遇到困難的項目,可按照相關規定合理調整方案,堅決防止“重立項、輕實施”,保證資助資金使用效益,避免出現沉淀問題。
三要聚焦制度機制創新,推動藝術基金管理體系現代化建設。近年來,藝術基金在助力出精品、出人才、攀高峰上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必須看到,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項目申報評審流程、實施管理等方面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完善。要完善藝術基金評審體系,堅持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適時調整資助范圍,修訂申報指南,提高申報“門檻”。優化評審流程,真正發揮好藝術基金的引領作用。要完善藝術基金資助體系,堅持以創作為核心任務、演出為中心環節,圍繞全省藝術創作重點,形成全面支持創作、傳播交流和人才培養的資助體系。要完善藝術基金征信體系,對所有立項項目實施情況進行梳理,凡是長時間逾期未結項、實施質量較差的項目主體和負責人,應列入申報“黑名單”,堅持效果導向,進一步提高項目監管水平。要完善藝術基金評價體系,加強項目實施督導和資金管理工作,強化績效評價結果運用,推動資助的精品創作項目與巡演、巡展項目相銜接,人才培養項目與創作生產項目相銜接,進一步放大藝術基金資助項目的效應。
(江蘇藝術基金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