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江蘇省文物局召開文化數字化建設學習座談會,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兼省文物局局長拾峰主持會議并發言,省文物局各職能處室主要負責人、全體干部同志參加會議。會議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數字化發展與應用系列重要論述精神,學習貫徹中辦、國辦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和江蘇省委、省政府關于全面提升江蘇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的指導意見,傳達學習廳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擴大)會關于文旅領域數字建設的部署要求。
拾峰在專題發言中指出,站在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的關鍵階段,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數字產業革命的交匯節點,要提高站位、統一思想,充分認識實施文化數字化戰略的重大意義,牢牢把握當前數字化建設重大機遇期,主動適應數字化時代文物價值的展現方式和創造方向,以數字賦發展之能,以數字賦治理之能,以數字賦傳承之能,推進江蘇文物領域數字化建設邁上新臺階,助力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先行區建設。
會議強調,在文物安全管理上,要加強文物安全智慧監管應用,推進文物博物館單位智慧消防建設,強化館藏文物數字化保護和管理,推動信息可查詢、行程可跟蹤、實時可監控,從嚴從實守護文物安全;在考古和歷史研究上,要集成運用數字技術,推動考古發掘科技分析常規化,增強考古發現、科技檢測分析、信息提取、實驗室考古、發掘現場文物保護等方面能力,促進考古資料整理和數字化,深入挖掘、整理、闡釋考古成果,準確提煉并展示江蘇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在博物館作用發揮上,要充分利用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術,打造一批智慧博物館和無邊界博物館,為觀眾提供可視化呈現、互動化傳播、沉浸化體現的文物信息產品,實現文物資源的數字化共享,滿足人民高品質需求;在革命文物的保護傳承上,要聚焦南京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周恩來紀念館、淮海戰役烈士紀念館、新四軍紀念館等一批具有標志性意義的紅色地標,緊扣思想內涵,彰顯時代特色,強化數字賦能革命文物活化利用,生動鮮活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增強革命文物陳列展覽表現力、傳播力、影響力。
通過學習和交流研討,與會人員一致認為,面對網絡空間日益旺盛的文化內容需求,文物數字化保護利用是大勢所趨,我們要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不辱使命、銳意進取、擔當有為,以思想和行動自覺扎實推進文物領域數字化建設。
(文物管理處)